齒輪泵需要防止哪些污染物進入以及零件磨損后的維修方法
{一}、齒輪泵需要防止哪些污染物進入
油泵里進入污染物會影響泵的工作效率,嚴重的還會引起齒輪泵故障,甚至報廢。做好防止雜質(zhì)進入齒輪泵是重要的日常操作及維護的要點。
①防止、減少外來污染。液壓傳動系統(tǒng)在裝配前、后嚴格清洗。在加注和排放液壓油以及對液壓系統(tǒng)拆裝的過程中,應保持容器、漏斗、管件、接口等的清潔,防止污染物進入。
②過濾。濾除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的雜質(zhì),過濾越精細,則油液清潔度等級越好,元件的使用壽命越長。應在系統(tǒng)的相應部位安裝適當精度的過濾器,并且要定期檢查、清洗或換濾芯。
③控制液壓油液的工作溫度。液壓油液的工作溫度過高會加速其變質(zhì),產(chǎn)生各種生成物,縮短它的使用期限,所以要限制油液的高使用溫度。齒輪泵液壓系統(tǒng)要求理想溫度為15~55℃,一般不能超過60℃。
④定期檢查、換液壓油液。應根據(jù)液壓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和維護保養(yǎng)規(guī)程的有關規(guī)定,定期檢查、換液壓油液。換液壓油液時要飄清洗油箱,沖洗系統(tǒng)管道及液壓元件。
⑤防水、排水。油箱、油路、冷卻器管路、儲油容器等應密封良好,不滲漏。油箱底部應設排水閥。受到水污染的液壓油呈現(xiàn)乳白色,應采取分離水分措施。
⑥防止空氣進入。合理使用排氣閥,保證液壓系統(tǒng)、尤其是液壓泵吸油管路完全密封。系統(tǒng)回油盡量遠離液壓泵吸油口,為回油中的空氣逸出提供充分時間,回油管管口應為斜切面并伸人油箱液面以下,減少液流沖擊。
{二}、齒輪油泵零件磨損后的維修方法
(1)齒輪磨損后的維修
不銹鋼泵齒輪的磨損部位主要是齒的嚙合、漸開線工作面和齒輪兩端平面。輕微磨損時,齒面可用油石修磨,兩端平而在平板上研磨修光。齒輪齒面嚴重磨損時應換新齒輪,如果只是齒輪的兩端平面磨損,可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光。換齒輪測繪后,其模數(shù)m=3、齒數(shù)z=12、齒形角α=20°、齒頂高高系數(shù)f0=1、齒形正變位系數(shù)x1=x2=0.5時,各部位幾何尺寸計算如下。
分度圓直徑:d=mz=3x12=36(mm)
齒頂高:ha=m(f0+x)=3x(l+0.5)=4.5(mm)
齒根高:hf[=m(f0+c-x)=3x(l+0.25-0.5)=2.25(mm)
齒全高:h=ha+hf=4.5+2.25=6.75(mm)
齒頂圓直徑:da=d+2ha=36+2x4.5=45(mm)
固定弦齒厚:sxn=m(π/2*cos2a+xsin2a)=3x(1.387+0.6428x0.5)=5.125(mm)
固定弦齒厚測量用齒高:hxn=m(π/8*sin2a+xsin2a)=3x(0.7476x0.117x0.5)=2.42(mm)
模數(shù)m3變位系數(shù)x0.5
齒形角o20°固定弦齒厚sxn5.12
齒頂高系數(shù)f1固定弦齒厚測齒高hxn2.42
齒數(shù)z12
(2)軸磨損后的維修
齒輪油泵中軸的磨損主要是因為軸兩端與支撐滾針間的摩擦磨損,使軸徑變小。如果是輕微磨損,可通過鍍一層硬鉻來加大此部位軸的直徑尺寸,使軸得到。如果軸磨損嚴重,則應45鋼或40cr鋼重新制造,軸毛坯經(jīng)粗、精車后,軸承部位要熱處理,硬度為hrc60-65,然后再經(jīng)磨削,使軸承配合部位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0.32μm;軸的圓度和圓柱度允差為0.005mm;與齒輪配合部位按h7/h6、表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0.63μm。
(3)泵體磨損后的維修
泵體內(nèi)表面磨損主要是吸油區(qū)段圓弧形工作面.如果出現(xiàn)輕微磨損,可用油石修磨去毛刺后使用。泵體是由鑄鐵鑄造毛坯成型,出現(xiàn)嚴重磨損時應換新件。如果泵內(nèi)齒輪兩端面是用磨削,則泵體寬度尺寸也要改變,與齒輪兩端修磨去掉的尺寸相等,重新加工后的泵體兩端面應達到圖3所示的技術要求。
(4)兩端蓋磨損之后的維修
齒輪油泵的端蓋用鑄鐵制造,出現(xiàn)磨損現(xiàn)象后,輕微的可在平板上研磨修平,磨損比較嚴重時應在平面磨床上磨削修平。修磨后的端蓋與泵體配合連接的平面接觸應不低于85%.平面度允差、端面對孔中心線的垂直度允差、兩端面的平行度允差和兩軸孔中心線的平行度允差均為o.olmm。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ra應不大于1.5μm。